再生注射/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

增生療法是刺激身體軟組織(包括肌腱、韌帶、關節軟骨)重新修復,以治療疼痛及增強軟組織強度的治療方式。廣泛運用在各種脊椎關節或肌肉骨骼疾病(如肩頸痠痛、下背痛、退化性關節炎、踝扭傷等),且根據醫學文獻統計,治療效果有八成患者有明顯進步。

增生療法的理念

增生療法認為關節不穩定是肌肉骨骼疼痛的根源,而關節最重要的穩定結構便是肌腱與韌帶。然而,肌腱與韌帶一旦受傷,很難自行修復。增生療法直接針對根源進行治療,藉由注射增生劑啟動人體修復反應。肌腱與韌帶和人體張力整合結構息息相關,因此需要考慮整體穩定性及筋膜的連續性。這也是為什麼治療時常需要進行多點注射。

增生療法使用的增生劑

在國外,增生劑種類繁多,但台灣基於安全與有效的原則,最常使用的為:

葡萄糖、富血小板血漿 Platelet-Rich Plasma PRP、骨髓、羊膜,有時輔以維生素B12(絕不含類固醇,因類固醇會抵銷增生療法效果)高濃度葡萄糖能製造短暫的人為發炎反應,吸引纖維母細胞並促進人體自我修復。而富血小板血漿則直接提供軟組織修復所需的生長因子,更快速有效地達成療效。

增生療法治療後的注意事項

發炎是修復的第一階段,因此注射後的兩三天(少數可長達一週)會有痠脹痛的感覺,疼痛與緊繃感會逐漸減輕。此時建議:

促進療效及緩解不適

可進行熱敷、電療等促進血液循環及肌肉收縮的方式,有助減少痠脹感(治療當日避免牽引治療)。

止痛藥使用建議

可服用非消炎止痛藥(如普拿疼)或植物性止痛藥。 避免類固醇及部分止痛藥,避免影響療效。

其他注意事項

避免菸酒、刺激性食物。 三天內避免泡水(如泡澡、溫泉、游泳)。

飲食建議

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、維生素及礦物質。 補充維生素C(每日3000毫克)及Omega-3魚油。 可在注射後立即接受靜脈營養治療,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、鎂、鋅及氨基酸。

運動及復健

三天內避免劇烈運動,之後逐步增加。 搭配徒手治療、運動治療及姿勢矯正,防止不良習慣導致疼痛復發。 研究顯示,適度的伸展及重訓能促進組織生長。

增生療法的治療次數

治療次數因疾病種類、嚴重程度、急慢性及個人反應差異而不同。許多病人一兩次治療即可大幅緩解疼痛,但完整療程通常為:

每隔二至四週注射一次。 完整療程約三至六次。

333 理論

每隔三週治療一次,每次最多三個部位,共治療三次。若未顯著改善,表示問題可能來自:

其他部位的轉移痛。 化學因素(如營養素缺乏、荷爾蒙失衡、粒線體功能問題)。 情緒因素。

需進一步檢查(如影像檢查、功能性動作評估、生化檢查、功能醫學檢查等)。

增生療法是否有副作用

常見副作用

局部痠脹感。 瘀青、緊繃感、周邊神經痠麻、無力感。

少見副作用

頭暈、頭痛。 注射藥物過敏。 急性痛風發作。

極罕見副作用

氣胸。 神經損傷。 深部動脈出血。 注射部位感染。

想瞭解更多治療位置、適應症、注射劑差別可參考醫師專欄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