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R計畫:減少慢性發炎

5R留住品味生活 

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,深受情緒與壓力的影響。我們應該均衡飲食,並營造古早時代的用餐氛圍:一家人圍在餐桌邊,細嚼慢嚥、談天說地,有助於釋放身心壓力。此外,飯後散步和適度運動也能幫助建立優質的家庭生活與教育,讓全家人身心靈平衡。愉快與平衡的心靈是修復腸道的一帖良藥!

美國功能性醫學總部提供了一個好記的治療口訣,叫做「5R計畫」。事實上,這與五千年來優良的中醫養生理論相呼應,包含了一阻毒、二解毒、三排毒三大原則。

其中最重要的是「阻毒」。腸道若能守住防線,肝臟便無需處理過多的毒素,自然不會因為毒素累積而導致疾病。以下是修復腸道的「5R計畫」,其中1R∼4R恰恰符合中醫裡的「阻毒」概念。


1R 排除 (Remove)

為了減少免疫系統的負擔,要避免大量外來物長期刺激腸道,使腸道失去免疫耐受度,激活免疫系統,導致攻擊自身細胞、組織與器官,引發發炎反應或慢性疾病。因此,我們需要排除以下毒素:

  • 病原菌:如細菌、真菌、寄生蟲與病毒。
  • 環境毒素:減少使用藥物、酒精、食品添加物,並避免接觸塵蟎、塑化劑等污染物。
  • 敏感或不耐的食物:例如含麩質的食物,應適量控制或避免。

2R 替代 (Replace)

補充酵素與調整消化道酸鹼度是關鍵。同時,應多攝取高纖食物與優質水源,確保消化道完成其最重要的功能:

  1. 充分消化食物
  2. 自然吸收小分子營養素

如此一來,便能減少敏感食物滲漏至血液中的機會,降低發炎反應的風險。


3R 再接種益生菌 (Re-inoculate)

選擇適當的益生菌株與數量補充到腸道,促進以下效果:

  • 排除壞菌,減少腸道發炎。
  • 處理腸道內的「廚餘」,促進發酵,製造短鏈脂肪酸。
  • 合成維生素與胺基酸,強化腸道黏膜層,提升免疫力。

4R 再生修復 (Regenerate & Repair)

腸道黏膜層就像肥沃的農田,只有提供良好的營養與環境,益生菌才能生長茁壯,發揮最大功能。因此,強化腸道黏膜的關鍵包括:

  • 益生元 (Prebiotics):益生菌的食物來源。
  • 共生質 (Synbiotics):益生菌與益生元的混合物,提升腸道菌群平衡。

5R 養成品味生活 (Relax & Retain)

我們要注重身心靈的平衡,養成優質的生活習慣:

  • 與家人共享餐桌時光,慢慢咀嚼、細細品味。
  • 保持適量運動,飯後散步幫助消化與心情調節。
  • 注重家庭教育與溝通,創造愉快的家庭氛圍。

愉快與平衡的心靈,不僅是生活的調味劑,更是修復腸道與保持健康的最佳法寶!


日常生活護腸胃原則

★護腸胃的生活作息法:

  • 晨起喝300到400 cc溫開水,養成每日排便習慣。
  • 每日兩份水果與五至七份蔬菜:選擇蘋果、奇異果、火龍果、橘子、木瓜、鳳梨等水果,搭配糙米或五穀米。
  • 如果有胃食道逆流或是消化不良,採飯水分離原則:避免在飯前半小時及飯後一小時內喝水,以促進胃酸與消化液功能。
  • 睡前靜坐10分鐘,練習腹式呼吸,平衡腸道自律神經。
  • 細嚼慢嚥:避免吃得過快或分心,吃飯八分飽,有助減輕胃腸負擔。

排毒抗發炎5大秘訣

  1. 喝足2000 cc白開水:促進排尿排毒,特別是運動後需增加500到1000 cc。
  2. 每日排便:避免宿便堆積造成腸毒素吸收,增加肝臟負擔。
  3. 每日排汗:透過運動或蒸汽浴排除重金屬與塑化劑毒素。
  4. 充足睡眠:遵守11點前入睡,幫助肝臟修復與解毒。
  5. 多吃蔬果
    • 十字花科蔬菜:綠花椰、高麗菜等促進肝臟排毒。
    • 大蒜與薑黃:激活肝臟解毒酵素。
    • 綠茶與柑橘類水果:增強肝臟代謝功能。
    • 蘋果:連皮食用可提高腸道排毒能力。

藉由「5R計畫」與日常護腸習慣,我們不僅可以優化腸道功能,更能將品味生活與健康理念深植於日常之中,真正實現身心靈平衡的生活方式!